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优惠活动 > 正文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申报评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的通知

  • 时间:2022-02-25 13:00:20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局):

  为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任务要求,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旅游休闲街区有关工作的通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决定开展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评选工作。请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发展和改革委(局)严格按照《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LB/T 082-2021)规定和要求,组织本辖区内符合休闲街区评选条件的城镇街区开展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下:

一、申报程序

  (一)市州推荐。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负责组织本辖区范围内的申报工作。申报单位按照自愿申报的原则,向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提交申报材料,由市(州)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审核申报材料(具体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LB/T 082-2021)进行对照审核),经初评筛选后每个市(州)于6月25日前向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1-3个街区。

  (二)专家评审。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根据各地推荐情况,采取召开专家评审会评价论证、个别现场实地考评等形式,根据综合得分情况确定,邀请驻厅(委)纪检部门参与监督。

  (三)公示公告。将专家评审结果提交省文化和旅游厅和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会议审议确定,并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四)部门授牌。完成首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工作后,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和改革委联合授牌。

  (五)后续工作。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于2021年下半年开展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将从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中择优进行推荐申报。

二、申报条件

  (一)拥有正确的价值观。申报的街区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旅游、节约食物和绿色消费,不应传播封建迷信,不应出现庸俗、低俗、媚俗现象。

  (二)空间明确。街区的空间范围明确,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总占地面积不小于3万平方米或主街长度不小于300米。

  (三)访客稳定。街区应具有稳定的访客接待量,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年接待访客量应不少于50万人次。

  (四)管理规范。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应为步行街,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应在每日主要营业时段期间采取主街限制车辆通行的措施。具有统一有效的管理运营机构,卫生、消防、应急救援等机制健全。

三、相关要求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着重提升街区的服务设施与服务品质,打造主客共享的街区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旅游休闲产品和服务。

  (二)坚持突出文化特色。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对街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提升旅游休闲街区文化和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三)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强各类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整合优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坚持正确导向,培育积极向上的休闲观念,普及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

  (四)坚持丰富多元,发展消费业态。应注重培育多元业态,丰富休闲娱乐功能,以现代化、多元化、个性化产品供给,促进居民消费意愿提升,以高质量旅游休闲街区产品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五)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应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的原则,结合城市更新行动,避免大拆大建,在保持街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基础上,空间布局可丰富创新,建设内容要服务于文化传承和主客共享的实际需要。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表》和《自评报告》。以上资料以原文档格式和对应的PDF格式发送到指定邮箱(gzswltcyc@126.com),并将完整的一套资料邮寄到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

   

  附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申报表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6月2日

   

  (1.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联系人:董金昱;联系电话:0851-85570051,18684118992;邮箱:gzswltcyc@126.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B区N1栋501办公室;

  2.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联系人:黄冠男;联系电话:0851—85283387)

   

   

  

  附件

  贵州省旅游休闲街区申报表

  项目名称


  通讯地址


  邮  编


  项目负责人


  电    话


  联 系 人


  电    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项目概况:

  市(州)发展和改革委(局)意见

   

   

               盖章:     日期:

  市(州)文化和旅游局意见

   

   

               盖章:     日期:

  专家评审

  意见

   

   

               盖章:    日期:

  省发展和改革委意见

   

   

               盖章:     日期:

  省文化和旅游厅意见

   

   

               盖章:     日期:

   

  


原文链接:https://whhly.guizhou.gov.cn/zwgk/xxgkml/jcxxgk/ghjh/202106/t20210609_684650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