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界: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贵州省三线文化保护利用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夯实三线文化遗产工作基础
三线建设是贵州有史以来经济建设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通过三线建设,奠定了我省工业现代化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辉煌的一幕,留下了一份厚重的历史遗产。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旅部、国务院国资委员和国家文物局8部门联合印发了《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我们将按照要求,推动建立三线文化遗产分级保护利用体系。2020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21〕25号)。提出了以“三线建设”遗产保护利用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国家记忆的工作任务,我们将按照相关要求,推动三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二、坚决扛起三线遗产保护利用的责任
近年来,各级文物部门高度重视三线建设遗产保护利用工作。2019年,国务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三线贵州歼击机总装厂旧址2处三线工业遗产入选。2018年,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保单位,其中有钟山西南煤炭建设指挥部旧址、遵义5707厂旧址、遵义061基地机关总部大楼旧址、绥阳061基地531厂旧址、桐梓061基地3651厂旧址、黔西红林机械厂旧址、桐梓71微波通信站旧址等10余处入选。2021年6月公布的第六批省保增补名单中有水钢1号高炉等三线遗产入选。这些文物承载着我们党的光荣历史,凝结着崇高的革命精神,启迪着新时代的新征程。我们要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特别是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真实立体地保护好展示好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并延续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这一重要历史见证。我们将按照《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导则》相关规定,开展“三线”文化遗产普查登记和价值评估,将其中一部分符合文物认定标准的遗产认定为文物,依法进行保护。
三、加强三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近期,李炳军省长多次调研三线遗产,并要求我们研究在贵阳建设综合性的三线建设博物馆,打造贵州特色文化展示窗口等。我们要按照全省革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顺应人民的呼声,落实领导的指示,切实加强贵州三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首先,做好“三线”历史研究和精神提炼。其次,推进重点保护展示。切实加强重要三线文化遗产的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治理,重点依托已经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三线遗产,开展遗产价值阐释展示,弘扬三线遗产的当代价值。目前,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三线贵州歼击机总装厂旧址两处国保的修缮方案已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正在优化设计修缮方案,我们将继续加强指导,推动两处国保的保护利用。第三,完善三线博物馆体系。遵义市、六盘水市、黔南州等地先后建设了三线博物馆。我们要对全省三线博物馆建设统筹谋划,在各地建设三线博物馆的基础上,考虑在贵阳建设省级综合性三线博物馆,培育工业文化展陈新业态新模式,共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最后,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结合乡村振兴、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三线遗产与时代发展相融合,形成生产、旅游、教育、文博、文创一体化的工业遗址文化旅游新模式,形成融入现代设计观念、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城市人文景观和公共开放空间,彰显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结合三线工业遗产的文化特征,促进工业遗产的“活化”。
希望你们继续关注和支持此项工作,有关工作我们将诚邀您参与和指导。
此函。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6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肖波;联系电话:85570825)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