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周末住哪 > 正文

旅游减贫④ | 平坝区小河湾村:因地制宜,专业运营

  • 时间:2022-02-25 12:30:2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全面落实乡村旅游助推大扶贫重大战略任务,把乡村旅游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及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围绕“融合、创新、突破”三个关键词,依托乡村自然风光、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累计助推112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探索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美丽乡村”建设的“花茂路径”、特色产业发展的“杉坪路径”“三变”改革推动的“娘娘山路径”、景区带动的“赤水路径”、民族文化创新的“西江路径”、互联网助推的“好花红路径”以及产业融合的“云谷田园路径”等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在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 
  本期推出——,平坝区小河湾村:因地制宜,专业运营。

  



平坝区小河湾村
因地制宜 专业运营

秀丽多情的文殊河绕村而过,“三面环水一轴画,九道河湾九道景”,漫步其间,茂林修竹,古树参天,信步田园,清风徐来,芳草飘香。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苗族同胞勤劳质朴,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走进农家,品味茶香,畅饮美酒,乡情满满——这就是安顺市平坝区小河湾村。

  


     然而多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2014年,小河湾村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的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贫困户101户,贫困人口383人。村内垃圾遍地、 污水横流、生活环境差;便利的区位、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与破落的村容村貌、原始的劳作生产、薄弱的经济收入形成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对比,“加快脱贫攻坚,百姓增收致富, 建设宜居宜游宜产的美丽小河湾”成为最为迫切的问题。

  2014年以来,在平坝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小河湾村坚持“生态为本,农旅融合,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加强生态保护,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打造 “春赏花、夏亲水、秋体验、冬过节”的四季旅游业态。

  首先是大力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组组通道路、机耕道、联户路,实施危房改造、庭院硬化,完成饮水管网改造。立足开发乡村文化旅游,修建小河湾映月广场、卜山文化活动广场、桥上活动场、贺家小山活动场所。

推进小河湾村全区域村庄整治。先后开展“清洁河湾”“美丽河湾”“智慧河湾”专项行动,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旅游公厕。全区域实现免费Wi-Fi、天网监控和广播系统全覆盖。将河道、绿地、广场、木栈道、沿河观光石凳等有机衔接 , 保留小河湾村的传统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 。

  


     村庄美了,还要解决“玩”的问题。小河湾村九丰农业观光园、小山农业观光体验园升级,以农业采摘丰富游客体验。如今,小河湾村在推进农旅融合中已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安顺颐居美丽乡村科技有限公司接管小河湾景区的运营之后,接连的投入游客服务中心、颐居草堂、颐居无人超市、美丽乡村大数据、美丽乡村大学、帐篷露营基地、共享电动车、亲子乐园、采摘体验基地、房车露营基地、卡丁车、 电动车、汽车露营基地等项目,丰富小河湾景区内的业态。

     漫步小河湾,河水清澈,垂柳依依,翠竹青青,山水相拥。

  


     游客多起来了——

  近三年,小河湾游客接待量平均增速41.2%。2019年,小河湾村共计接待了110万人次,景区整体营收2030万余元。“长桌宴”“篝火晚会”“特色民宿”成为乡村旅游吸引物,停车场、农家乐、乡村旅馆常常爆满。

     村民富起来了——

  

  2014年,小河湾村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2015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小河湾村全部脱贫。2018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 。

  


- 专家点评 -

  小河湾美丽蜕变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其经验主要有因地制宜、专业运营团队、 业态投入等。具体而言,该村坚持“生态为本,农旅融合,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 加强生态保护、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丰富旅游业态的发展理念,不仅全面推进了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快速增长,而且环境美起来了、游客多起来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探索小河湾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意义不小。

  


原文链接:https://whhly.guizhou.gov.cn/ztzl/lszt/wlfp/202012/t20201224_657388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