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周末住哪 > 正文

云端相约同心守“沪” 第二轮云赏戏曲直播开启

  • 时间:2022-04-26 22:10:29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疫情防控期间为进一步助力线上文艺内容供给,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深度挖掘特色资源优势,精挑细选节目“菜单”,以“艺”抗“疫”,为市民的居家生活提供更多品质精良、形式丰富、老少共享的云端戏曲内容。期间共策划推出57档线上活动,总直播时长超50小时,总播放量近335万次(因疫情管控原因部分百事通点播数据暂未统计在内)。

  为了让广大戏迷居家也能过足戏瘾,上海戏曲艺术中心集结所属院团和剧院联合发力,以多元线上展演和云端戏曲普及的方式为市民送上精神食粮,发挥戏曲的治愈力量。

  

  上海京剧院从3月29日起在“云端”推出四台传统大戏与新创剧目,邀全国戏迷云享国粹盛宴,演出精彩、阵容强大,由史依弘、傅希如、蓝天等领衔主演。新编京剧《大唐贵妃》以新时代审美进行演绎、气势恢宏;现代京剧《红色特工》《换人间》亮出红色家底,讴歌人民英雄;梅派经典名剧《凤还巢》唱段脍炙人口、剧情诙谐美满。此外,“京昆名家迎新大反串专场”几折精彩内容也赢得了观众一片赞叹。观众们纷纷在后台留言“抗疫时期,上海京剧院为我们献演一台台好戏,太感谢了。”上海京剧院还将与百视通合作,把线下演出搬到电视大屏,《凤还巢》《换人间》《五百年后孙悟空》三部大戏可通过IPTV点播收看。

  

  “疫情期间能看到喜欢的昆剧特别感动,感谢上海昆剧团精心挑选的经典佳作,以‘文艺抗疫’的方式给我们带来精神鼓励。”早在3月中旬,上海昆剧团就推出了“云上观雅韵”经典昆剧赏析系列,打头阵的是昆剧《雷峰塔·水斗》,作为武旦经典折子戏,《水斗》既有大段文场也有吃重的武戏,十分考验演员的功力。上海昆剧团还依次推出了《虎囊弹·山门》《南柯记·瑶台》《惊鸿记·太白醉写》等精彩片段。4月1日昆剧《携手向花间,同“话”长生殿》和4月3日播出的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播放均超过18万次。上海昆剧团线上直播(展演)一周以来播出时长近13小时,观看人数已超四十万人。上海昆剧团与上海图书馆合作的“典籍里的昆曲”线上活动也已正式开启,每周一期,带领市民共同领略昆曲中的诗词之美。

  

  上海沪剧院推出老一辈沪剧艺术家的代表之作和新时代创新之作,通过官微平台进行展播和直播,包括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等名家主演的《阿必大》《陆雅臣卖娘子》《罗汉钱》《星星之火》等多部经典剧目。3月31日播出的《敦煌女儿》和4月2日播出的《邓世昌》,直播观看量近百万。有观众这样写道:守“沪”上海,沪剧相伴,乡音给大家最强的动力,通过网络直播看到了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沪剧作品,听到了新时代新沪剧的代表之作,感受到了沪剧人的责任与担当。

  

  上海越剧院的线上“云演艺”已经启动一周,期间推出由钱惠丽、单仰萍、赵志刚、方亚芬、郑国凤、王志萍等主演的明星版越剧《红楼梦》直播欣赏人数达51万,让戏迷直呼过瘾。3月28日至4月3日,上海越剧院、百视通、七彩戏剧频道联合推出“云赏越”公益越剧周,呈现了上越黄金一代演出的7部大戏,大屏终端用户达21万。此外,上海越剧院与上海广播电台共同策划并推出“艺起前行,越唱越好——全球越剧戏迷网络大赛”,江苏、浙江、福建等近10个国有越剧院团共同合作,形成广泛传播效应,在越剧戏迷中引起强烈反响。

  

  今年正值淮剧一代宗师筱文艳诞辰100周年,上海淮剧团在官微等平台推出了淮音雅“云”——追溯大师戏曲年华光影,陆续呈献筱文艳先生的代表剧目,通过“云”赏析的方式,带人们走进大师的戏曲人生。节目包括了“筱派”淮剧经典《蓝桥会》、《水漫泗洲》,《女审》、《三女抢板》、《白蛇传》和《牙痕记》等十余部经典淮剧,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老年观众的欢喜,让宅家市民增添了一份安宁与回味。有观众激动地留言道:“好一场视听盛宴!” 据统计,视频播放量超10.5万次,官方抖音播放量近5万人次。下一阶段,上海淮剧团将通过直播与纪录片等多元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带来更多“筱派”代表作的观摩与赏析。

  

  “烟火气息评弹曲,走进寻常百姓家”。上海评弹团在抗疫期间第一时间启动“网络乡音书苑”,并在自媒体平台推出上海评弹团成立70周年晚会等专场,还将晚会录像制作成20余个节目短视频,已在抖音平台发布的10个短视频播放量达11.6万次。为了满足网友对线上评弹演出的热切需求,上海评弹团还将推出《蒋月泉先生书坛生活五十周年纪念专场选播》视频和《高博文说评弹》云课堂系列,为观众带来“接地气”的艺术享受。

  剧场演出虽然暂停,但是云端戏曲普及未曾止步。宛平剧院推出的“云·观戏”,汇聚了优秀演出和特色美育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云·美育”活动中,《大唐贵妃的幕后故事》《听评弹聊聊老上海的故事》《王熙凤的台前幕后》等系列赏析收获了众多好评。例如,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从“吃饭家什”聊到最“江南”的生活方式,用“沪语逻辑”解读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上海的生活史。观众纷纷表示,通过宛平剧院直播间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魅力,了解到了不少知识,希望接下来有更多丰富有趣的直播内容。据了解,4月6日至7日晚7时现代豫剧《常香玉》将与观众朋友见面。

  4月11日13时,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和东方网联合开展了第二轮《“艺”起守“沪”》云赏戏曲直播活动,好戏不断、精彩纷呈,内容包括京剧《换人间》、昆剧《雷峰塔》、沪剧《邓世昌》、越剧《西厢记》、淮剧《浦东人家》、评弹《初心》等剧目选段,将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官方微博和东方网微信视频号同步播出。

  集聚共情共鸣,振奋抗疫信心。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将继续与观众朋友们相约相守,在云端传递更多正能量,为城市注入更多活力。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yshd/20220418/f1624157d17a410e8af5773e28b386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