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暮春渐远,初夏已至。在这个温暖和煦的时节,观众朋友们虽暂时无法到上海博物馆实地参观,仍可以通过网络云端感知文物的温度。上博将持续在线上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丰富特殊时期大家的文化生活。
上博云看展
上海博物馆在特展举办期间,制作了丰富多样的导览视频,或是由策展人娓娓道来、讲述文物故事,或是聚焦文物细节、展示布展花絮,还有生动可爱、能把展览内容串联起来的儿歌视频......不妨再来回顾一下几个精彩的特展吧!
风物配乐音,唱出来的“黑石号”展
特展导览丨“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策展理念与重要展品
特展细读丨看!噩国青铜器上的13张面孔
策展人带你逛“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
在上海博物馆常设展览中,也有三个展厅可以通过视频云看展。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在国内综合性的艺术博物馆中属于首创;中国明清家具馆,展出100多件明清家具珍品,上博也是国内第一个建立中国古典家具专题陈列的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的陈列,既有工艺雕塑和墓葬雕塑,也有大量的佛教造像,展出文物具有多样化的面貌和风格。为满足观众们的观展需求,上海博物馆从事相关方向研究的专家,通过视频方式带领观众“云”逛展厅。
上博云观展丨中国古代雕塑馆
上博云观展丨中国明清家具馆
上博云观展丨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
我在上博修文物
1958年,上海博物馆设立了文物修复工场,是国内首批组建文物修复和复制团队的文博机构之一。从那时发展至今,上博有6个修复项目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青铜器的修复与复制技艺”“古陶瓷的修复与复制技艺”在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在上博修文物》两集视频短片,将由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陶瓷文物修复师为观众们讲述他们的修复工作(点击图片跳转)。
我在上博修文物丨青铜篇
我在上博修文物丨陶瓷篇
探宝上博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是上海博物馆与smg融媒体中心联合策划的原创系列短视频节目,是上海博物馆本着对文物及其守护者的敬意,在博物馆数字化发展进程中,“让文物活起来”所做的重要探索。第一季共25期,以微纪录片的形式深度讲述国宝的故事,揭开别开生面的历史画卷。本片以年轻语态生动讲述,多种高科技影像手段赋能加持,通过别样的视听效果,一经推出便引发台网热播,收获好评如潮,并入选2021年度文物好新闻推介作品名单。
“探宝上博”系列微纪录片(第一季·共25期)
魔都与新城
《魔都与新城》是上海博物馆与澎湃新闻联手打造的一档文化追根节目。从青浦的福泉山、青龙港到松江广富林,追寻上海的文化之根与文明之源;从嘉定竹刻、文人画,到奉贤的海国长城和南汇的盐业兴衰,探究五个新城发展之路折射出的历史地理变迁,把新城建设与上海的城市文脉相结合。节目为每个新城拍摄一集专题纪录片,并邀考古、历史、文化、城市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多位专家参与讨论,为上海五个新城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点击图片跳转)。
“魔都与新城”系列专题纪录片(共6场)
生活的脚步仍在继续,上海博物馆与您同向而行,一起努力,葆有信心与希望,相信终将迎来战胜疫情的曙光。待到繁花如常之时,期待与您在上海博物馆再次相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