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周末住哪 > 正文

巫山县召开2022年乡村振兴现场会

  • 时间:2022-05-19 19:16:16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5月9日至10日,重庆市巫山全县乡镇党委书记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曲尺乡、双龙镇、大昌镇、骡坪镇、竹贤乡乡村振兴示范点,观摩学习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

  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县委副书记、县长付嘉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昌君,县政协主席柴承刚等四大家领导出席现场会。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驻乡工作队队长赵明全同志全程参加现场会,全体驻乡工作队队员参加竹贤乡片区的考察学习和现场会议。

  

  

  曲尺乡柑园村、权发村在巩固产业的基础上,把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作为重点,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和乡村善治结合的路子。以产业为点、旅游为线串起的双龙镇乡村振兴之路,不仅盘活了资源,发展了产业,还成为乡村建设和治理的强大引擎。

  大昌的光明村立足滨湖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把打造成了一个生态农业观光与休闲体验的亲水山村。

  骡坪镇的路口、义和村和竹贤乡的石院、下庄村,在乡村振兴中,以“下庄精神”为魂,狠抓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造和乡风文明建设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会议认为,在全县乡村振兴战场上,联系各大片区的县领导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帮助各乡镇解决困难,指导各乡镇发展产业。各部门、乡镇以及广大驻乡驻村工作队员、村社干部,长期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工作,有苦有乐、有酸有甜。广大群众不等不靠,努力用勤劳的双手让日子更有奔头。各级领导干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在全县已经形成“说干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良好氛围。

  

  

  县委书记曹邦兴强调,要大力传承弘扬“下庄精神”,不忘初心、感恩奋进,努力在乡村振兴希望的田野上跑出我们这代人的最好成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曹邦兴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牢牢守好“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重点工作。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巩固好“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推动品种、品牌、品质“三品”建设,加大农产品销售和深加工力度;抓好农村“三变”改革和“三社融合”,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要强化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人才保障等,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乡村公共服务、生态建设、数字乡村等工作,抓好社会平安稳定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克服思想认识偏差、村民参与意识不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塑形和铸魂不够等问题,坚持分类推进、保留原始风貌、突出群众主体“三个原则”,推动基础设施从“补短板”向“促发展”转变,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建设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推动公共服务从“兜底线”向“高品质”转变,丰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人居环境从“讲卫生”向“更宜居”转变,持续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移风易俗行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决做好动态清零、常态防控各项工作,坚决履行好岗位责任、阵地责任,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要抓好经济发展,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保障,落实好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帮助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加强防汛抗旱、地灾防治、道路交通、建筑、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工作。要统筹推进下庄村建设,加快生态环境修复和整治力度,强化共同富裕、社会治理理念,把下庄村建设好、发展好,打造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

  

  

  在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和会议中,套开了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第4次集中学习会、乡村振兴示范攻坚行动工作现场推进会和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会议期间,传达学习了《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还观看了《下庄人》纪录片等。

  巫山县领导谭观银、刘大勇、熊伟、陈松、黄勇、刘海燕、陈健、钟履辉、翟小满、水韦梁等参加现场会或出席会议。

  

  (来源:巫山县文化旅游委)


原文链接:http://whlyw.cq.gov.cn/zwxx_221/bmdt/wlfp_38585/202205/t20220517_107235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