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特别启动复工后的首场在线大联播,非遗传承人、武术专家、中医专家等嘉宾将轮番登场,邀市民以全新视角领略非遗文化之美,体验别致的传统节日仪式感。
6月3日下午,“云上端午·与‘粽’不同——长艺在线大联播”通过长宁文化云、文化上海云等平台进行直播。直播现场设在古色古香的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包粽子、八段锦防疫操、端午评香品香、中医养生等非遗、传统文化体验项目轮番登场、精彩纷呈。不少市民朋友早早守候在屏幕前,积极参与节目互动,度过了一个安康吉祥的端午佳节。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端午节还是名副其实的“公共卫生防疫节”,早在古时,中国民间就有“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的说法,包含着古人的防疫观念。佳节莫忘防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有效防护的手段,长宁非遗中心的“非遗书房”作为疫苗接种点开放,并在端午节期间给前来接种疫苗的市民赠送特制的避疫香囊,送上一份美好的祝福。
本次直播活动受到了许多市民的欢迎和喜爱,观看人次达21.9万。近年来,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方面积累了众多经验,推出了“如虎添‘艺’·艺起庆福年”系列活动、“美好时光长桌派”专题直播、长艺在线 “艺”起前行等一系列品牌节目。截至今年的5月30日,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已在学习强国、文化上海云、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共发布信息549条,共计283.7万浏览量。“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共推送信息264条,在文化上海云中,共计直播14次,在“学习强国”上海平台发布“学才艺”主题视频41条,获得153万播放量。
目前,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正全面推进“互联网+”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文化服务“宁”距离品牌,全面推动数字文化服务“一件事”建设。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中心还将线上线下联动,通过多渠道、多入口不断丰富数字文化相关服务供给。预计今年一期将完成“长宁文旅”基础数字平台建设,甄选一批面向居民的高频次文旅服务需求,搭建“线上+线下”的服务应用,让市民群众更方便和及时地获取丰富文化资源。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