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家乐故事 > 正文

黑龙江省博物馆宣讲团走进校园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青少年

  • 时间:2022-06-19 13:48:37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45.jpg

  “鱼皮还能做衣服,这得是多大的鱼呀!”“这些好看的花纹是怎样做出来的呀?”继红小学校(南岗校区)四年七班教室内气氛热烈,学生们欣赏着精美的鱼皮服饰和鱼皮艺术品,听着省博物馆老师的介绍,兴奋地动手实践制作鱼皮画,不禁连连赞叹“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太牛了”!

  7.jpg

  继“相约龙博”线上科普课后,省博物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下活动热度也在不断攀升,6月16日起,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前提下,省博物馆宣讲团再出发,将民族文化主题课程“走进赫哲族”送进校园,计划利用3周时间,带领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南岗校区四年级13个班580余名学生了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感受古老民族的独特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三江流域鱼类资源丰富,盛产70多种鱼类,10余种适用于制作鱼皮制品,这些冷水鱼皮质厚,鱼皮韧性强,制成的鱼皮衣经久耐磨,便于在生产生活中穿着。传统的鱼皮技艺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分为剥、干燥、鞣制、裁剪缝制、艺术装饰等步骤。课堂上,为了便于学生们更加直观的理解这一流程,宣讲团带来两张完整的鱼皮,牢牢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老师讲的认真,大家听的入神,通过对赫哲族服饰、住房、鱼皮文化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在手工制作环节,学生们更是全神贯注,利用准备好的手工材料,对鱼皮进行勾勒、裁剪、粘贴,一条条栩栩如生的鱼儿跃然眼前,有的同学还用边料剪出水草造型进行装饰,丰富自己的作品,大家在妙趣横生的课堂中加深了对家乡、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热爱。40分钟的课堂,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欢迎省博老师再来一课!

  

  “相约龙博”是省博物馆的品牌教育活动,在与学校深入合作的过程中,将蕴藏在博物馆文物藏品中的价值与学校教育的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课程种类、完善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的设计也逐渐多样化、新颖化,更易引发共鸣,激发起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

  

  


原文链接:http://wlt.hlj.gov.cn/home/detail/id/308683/type/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