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公布《关于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的公告》,确定了丁虹等108人为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中:黄南州唐卡画师扎西尖措、当周加喜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殊荣。至此,黄南州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达10名。
近年来,在国家文旅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在省文旅厅和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工艺美术制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黄南州成为全省乃至我国涉藏地区工美行业的富矿区,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呈现以下亮点:
一、树立了一批与工艺美术相关的国家级品牌。热贡艺术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文化遗产遗产名录,2009年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热贡唐卡为代表的工艺美术闻名世界。2014年,黄南州被列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核心区。2016年,黄南州同仁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唐卡艺术之乡。2018年,黄南州同仁县(热贡艺术)被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9年,黄南州通过国家文旅部验收,被批准为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2020年,黄南州被评为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二、成为涉藏地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最多的地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每五年举行一次,评选过程十分严格,竞争激烈, 1979年至今,共评选了八届,是我国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荣誉。黄南州自1988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中夏吾才让大师荣获殊荣以来,历经34年8次评选,黄南州的夏吾才让(已去世)、斗尕、更登达吉、启加(已去世)、西合道、娘本、罗藏旦巴、夏吾角、扎西尖措、当周加共10名热贡艺人先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在本届评选中,黄南州推荐的5名艺人中有4人成功晋级青海省推荐参评人选,而我省6名参评人选中只有扎西尖措、当周加最终进入公布名单,成为本届评选中青海省新晋升的2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截止目前,我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共11名,其中:黄南州10名(已去世2名),西宁市1名(宗者拉杰大师,系黄南州热贡艺术博物馆退休干部,师从热贡画派,在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中成功入选)。黄南州成为涉藏地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最多的地区,彰显了黄南州在全省乃至全国唐卡绘画业界中公认的高超技艺和人才优势。多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们在传承发展黄南州工艺美术事业、打造热贡文化品牌、培养工艺美术人才中发挥了标杆和引领作用。
三、工艺美术人才总量居全省第一。黄南州工艺美术涵盖我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大部分类别,尤其唐卡、壁画、堆绣、泥塑、石刻、木雕等工艺美术方面人才聚集。近年来,黄南州围绕工艺美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了申报推荐各层级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命名工作。现有州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民间工艺师1037名,是我省工艺美术人才人数最多、最为聚集的地区。经统计,黄南州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共10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4人,省级民间工艺师222名。州级工艺美术大师488名,州级工艺美术师267名,还有一大批市县级工艺美术师,每年可培训工艺美术人员5000人次以上,工艺美术人才队伍逐年发展壮大,在实现工艺美术行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树立了新标杆、组建了新梯队、注入了新动能。
四、成为全省工艺美术产业“创收大户”。2021年末,全州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达13.07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0.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州GDP比重达3%以上,文化企业594家,从业人数达33881人(其中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数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唐卡企业291家、从业人员21630人、年创收4.35亿元、人均年创收2.01万元,共培养学徒5000余名,学徒年均收入3.5万元。以唐卡为代表的黄南州工艺美术收入成为我省工艺美术产业收入的主力军和“创收大户”,在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护传承非遗技艺、提供就业岗位、推动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青海生态国际旅游目的地中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