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家乐市场 > 正文

自治区农经站坚持以改革赋能乡村振兴

  • 时间:2023-02-26 18:56:22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年来,自治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聚焦农村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持续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为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注入新动能。

  一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在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持续深化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核心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衔接落实好平罗县、原州区、彭阳县等6个县(区)16个村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全面推广使用农村承包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试点县初步建立了宅基地审批、流转、退出全程动态监管机制,探索形成了“超占有偿使用、转让政府补贴、审批县域统筹、新增多元保障”的宅基地管理机制,提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力度,最大限度释放土地红利,稳定农民群众财产性收入。

  二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厚成势,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清查核实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各类资产159.4亿元,量化资产总额41.8亿元,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18.1万人,将集体资产按份额全面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放股权证书,让农民群众分享更多改革红利。继续实施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发展生产、租赁经营、入股分红等形式,探索形成了“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多元化发展模式,以及特色种养、资产盘活、物业租赁、乡村旅游等多种发展路径,村级集体经济逐渐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2022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20亿元,累计分红近2亿元,近5年累计消除经营收益5万元以下“空壳村”1682个,实现了村村都有收入的目标。

  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着力培育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政策扶持,创新机制方法,构建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开展农村资产评估试点和动物活体抵押贷款,积极研究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地、融资难题。加快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服务主体拓宽服务领域,探索方法路径,推动服务范围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等领域推进,从产中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因地制宜选择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将小农户引入集生产、加工、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中来,提高小农户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2022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小农户数超过55万户,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突破1700万亩(次),服务粮食作物面积占比达到87%。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302/t20230221_39682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