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家乐故事 > 正文

北京通州:“小菌菇”拓宽致富路

  • 时间:2023-05-20 01:47:3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时下,正是平菇、榆黄菇上市的大好时节。在小南地村食用菌大棚内,成排成行、整齐摆放的菌棒上,菌朵盛开。榆黄菇长势尤其喜人,嫩黄的簇簇“小伞”开满了整个菇棚,煞是惹人喜爱。工作人员正在棚内忙着采摘、分拣、加工、称重、装运。

  永乐店镇小南地村曾是有名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全村130多人,耕地面积330亩,但村集体可用耕地面积仅20多亩,全村集体收入每年仅3万多元。村第一书记王华琳提议开展光伏发电,还在腾退的3亩土地上建起了5个大棚,通过与于家务乡富各庄村合作的模式,拿出3个大棚种植蘑菇。“富各庄村就是在科技小院的帮助下,成为了全市有名的‘蘑菇王国’,我们通过和富各庄村第一书记许洁联系,多方考察后决定依托科技小院的技术力量种植榆黄菇。”王华琳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目前,小南地村平菇采摘已接近尾声,榆黄菇正在采摘第二茬,日产量可达300斤左右。新出棚的榆黄菇因品质优良、价格实惠,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果多美水果连锁超市已从小南地村采收近千斤蘑菇,通过线上销售模式,将小南地蘑菇送上了京城千家万户百姓的餐桌上。超市线上销售相关负责人黄允慧说:“小南地村的蘑菇受到了顾客的好评,我们也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村里脱贫致富,为村里销售蘑菇助力,让老百姓有信心种下去。”

  不断拓展的乡村产业,既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有效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蘑菇大棚生产季,平均每天可吸纳本村近10人在棚内务工。正在棚内采摘蘑菇的村民汪小歌说:“每天到大棚里采采蘑菇,一点也不累,心情也愉快,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也不少,心里感到特别满足。”

  下一步,小南地村将继续在菌菇种植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上下功夫,逐步扩大栽培体量,并积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让村集体经济进一步蓬勃发展。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326113858/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