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家乐市场 > 正文

廿十世纪初矿工的自觉与一个时代的觉醒——民族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观后

  • 时间:2023-06-09 19:03:42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常宁市(县级)原创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成功入选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常宁歌舞剧团作为参演单位中唯一的一个县级剧团,于5月23、24日在浙江倾情演出,这是湖南省常宁歌舞剧团自主创排剧目第一次荣登国家级舞台,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殊荣。该团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有七十余年历史,曾经创演过一些较有影响的剧目。

  原创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由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国家二级编剧蒋晗玉创编,一级导演何维、常宁歌舞剧团团长陈少辉主导,以其真实的历史为创作史料,用舞台音乐剧形式讲述峥嵘岁月轰轰烈烈的红色故事,以事件和人物的心路历程,再现了宋乔生、耿飚等革命先辈领导水口山工人运动斗争,为追寻真理、追求人民自由平等权利而敢于站出来,敢于斗争,不畏艰难,不怕流血牺牲、勇于奉献的感人事迹。

  一、挖掘地方革命文化资源 让优秀的文艺作品净化心灵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水口山是湖南重要的工业重镇,盘踞着有兵工厂和矿井等工业,以水口山铅锌矿为例,矿工有五千多人,工人们工作时间长,待遇低,经常遭受矿长矿警等多重压迫剥削和鞭打。1922年这里爆发了水口山工人大罢工,通电全国,历时23天,成立了“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由此湖南第一个农工会成立,是工农联合开展革命斗争的伟大开端。据史料记载,1928年,水口山区委书记宋乔生工人武装纠察队与朱德的红军队伍汇合后,水口山有八百矿工同上井冈。这支工人队伍,因为纪律严明,得到了毛委员对宋乔生同志的肯定。朱德对这支队伍的评价是:水口山工人同志们最有纪律,敏捷,警惕性强,政治性最先进。朱毛井冈山胜利会师,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工农红军的军旗上,水口山工人就是那个“工”字的重要代表。

  任何意义上的舞台呈现,无不包含着对现实的思考和当下观众的需求。宣传革命先烈事迹,弘扬地域红色文化精神,让年轻的观众记住历史,赓续红色血脉,让这种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把思想文化建设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是原创民族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鲜明的主题创意。我想,也正是这一点,使我们常宁歌舞剧团创排的这台剧目走出了湖南,登上了国家大舞台。

  原创民族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从创意策划到现今,历时约有6年多。演出之初是一台仅50分钟的小歌剧,期间多次打磨并演出,今年四月进行再创作,经过全体演职员的辛苦努力,二十多天后,于5月14日在常宁歌舞剧团剧场彩排演出,获得观众们的好评。

  二、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素材,以歌剧舞台再现轰轰烈烈的工潮运动

  原创民族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以地方民族声腔小调的背景音乐拉开序幕,展现地是一幅旧中国劳工们的苦难图:矿工们衣衫缕烂,弯躬身躯,肩拉或背负重荷,一步一步艰难地爬行,有老人,青壮年,还有童工,他们在辛苦劳作,监工的矿警不断地用皮鞭抽打……,童工们屈辱的叫声,矿工们沉闷的劳动号子,皮鞭抽打与伴随的喝斥声相互交替,给予观众压抑、苦难、痛楚、怜悯、沉闷、愤怒等多种感觉交织。显然,这一幕是导演的主场,编剧没有用工人、童工或主角宋乔生的多重唱来叙事,或展开场上人物心理脉络,引发观众共情,而是导演用纯粹的视角多重冲击来展开戏剧情景,导入事件推进剧情的发展,交代时代背景,场面宏大,生动。

  在戏剧舞台上,任何场景的演绎都是围绕中心事件的推进来刻划人物,并为谋划主题思想服务的。该剧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为素材,那么,如何在基本的历史框架中找到叙事立足点,不能是为了戏剧故事的推进,随心所欲偏离或捏造历史,这就需要检验编剧的基本功了。

  这里,编剧顺势用“矿难”这一典型事故展开了激烈的矛盾冲突。有人喊着:“塌方了!”“透水了!”,有矿工被压在井下。按常理说,当时的情况应该是赶紧救人!但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矿警听从上面的指令,封窿!并拔枪强行将矿井的进出口封闭,将工人们的生死于不顾。在生死面前,矿工们长期压抑的情绪被激化!

  事件的突转是现实的写照,世间没有哪一种灾难能够超越死亡所带给人更深的痛苦,也没有对生命的漠视更能引发人们的怒火。这一幕典型环境中典型事件的取材,一交代了背景,二推进剧情,三是为后来矿工上井冈山早早的埋下了伏笔。矿工们从这件事中体会到,沉默只有死亡,反抗也可能是死亡,但还有一线生机。工人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了工人俱乐部,争取自身权利开始行动起来。

  社会生活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拥有不同的形式与不同的侧面,必然会产生对当时来说最迫切的问题,产生于他那个时代的典型的冲突,衍生各种不同的主张,并围绕着这些主张展开斗争。第三场“智斗截枪”给人印象深刻。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转入地下,为了革命事业的继续发展,矿山成立了工人纠察队,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与敌人斗智斗勇,成功从敌人眼皮底下运走枪枝的故事。据耿飚将军回忆:原定的东阳渡接枪,因为信息泄露,警察和特务在兵工厂附近严防守,当年他为少年,利用年少身份与敌巧周旋,机智引开敌人,使其他人于另一条道从兵工厂内成功运出少量枪枝,壮大了工人纠察队。

  童工现象在矿井采矿是常见的社会现象,资本家们为了剥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大量雇用儿童长时间劳作,耿飚就是当年水口山矿井的童工。在剧中,有一幕戏,宋乔生等几位地下共产党在洪大娘家开会,耿飚从里屋搬出一磨盘,当着大家的面一掌劈开。导演安排这场戏的背后语言,给我的解读是耿飚他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从侧面表达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决心。可以说,语境是好的,但是,编导给予这个人物的形象造型是青年,那么,在没有铺垫的情况下,他再做这动作便显得几分唐突。

  这部剧基本上遵循了历史剧创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剧情围绕着找枪、运枪、查枪、抢枪等情节展开矛盾纠葛,赋予历史事实必要的戏剧性,水到渠成地推动情节的深入展开,以歌剧的舞台样式来演绎红色经典故事,艺术性再现了水口山工人们不畏牺牲,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三、真实与虚构相结合,谱写了一曲时代英雄赞歌

  在历史剧创作中,重要历史人物是绕不过去的创作对象,他们与重大事件的历史走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其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原创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重点刻画了宋乔生和耿飚两个历史人物,主要是通过事件写人。如第一场中的戏剧事件:矿井透水塌方。矿工们被埋井下,矿警却要封窿,以宋乔生为首的矿工们愤怒了,宋乔生唱道:“吸血鬼草菅人命,恶豺狼良心喂狗!拚命,施救,不哀求只有搏斗!”一出场,他的个性是鲜明的,热血,正义感,有号召力。这件事的发生,对他的触动很大,是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初级觉醒,此时,若来一段心路剖析,让观众加深对他的了解。“在斗争中成长”“无产阶级最坚定”,他带领矿工运枪、抢枪,与敌人斗智斗勇,形成递进关系,人物个性将更为鲜活。在剧中,他主要有两大段演唱,第五场“临危不退”是事情的白描,第六场,洪大娘牺牲后,他表达了对师娘的深情怀念。

  小戏改大戏,编剧在原来的剧情上增加了一个党代表洪雁,寡妇洪大娘之女,她在衡阳三师读书,是一位年轻的中共湘南执委委员,在水口山工运之后,党组织委派她回家乡领导工人运动。显然,该剧女一号这个人物是虚构的,第二场,一段宣叙调交代了她回故乡所肩负的重担,与宋乔生的二重唱进而介绍了洪雁的背景:她是矿工后代,父亲早逝,兄长因工潮牺牲,宋乔生是他父亲的徒弟。人物关系纠葛是清晰的。此时,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与共产党组织已经转入地下活动,洪雁带来党的指示是谋划武器,得到了工人们的赞同与拥护。为了扩大队伍,掌握更多的武器,纠察队准备从矿警队再夺枪,第五场,洪雁与王麻子有一段交锋,在群众的掩护下,她甚至从王麻子手中直接缴枪,放入篮子里,大获全胜。

  该剧着重讲述的是武装斗争,在剧中数次提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如,洪雁唱:“可恨那国民党将革命背叛,屠刀下共产党血迹斑斑。工农恨,复仇盼,乱云翻,党挽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带着省委指示回水口山。”幕后合唱“刀枪里面出政权,谋划搞枪与敌拼!” 宋乔生在第五场中唱着:“有了枪,稳脚跟,起抵抗,报深仇祸殃!”这是事件,然而,我们都是熟知,普通民众与政府公开抗衡是需要勇气的,更何况党派与党派之间斗争的残酷性,在特定的戏剧情景中,从事件的逻辑推理或是从人物对事物的看法与现实的纠结中,适当地展开人物心理活动的演唱,有利于舞台人物的塑造,也可为后来八百矿工为什么上井冈山剧情的推进多一层。可能是对历史人物的表述有几分顾忌,剧中对主要人物的着墨略显单薄,对王麻子的出场戏份较多,整体人物刻画上是一出群像表述。

  当然,戏剧舞台上小人物小角色的叙写也很重要,将其写好可丰满大人物的形象塑造,也能促进剧情的互动发展。第六场,“示警拖敌”是全剧的情感高潮戏,洪大娘由省艺术研究院的徐欣扮演,她曾在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歌剧《爱莲说》中饰演女二号。在此剧中她饰演老旦,一个满脸皱纹、头发斑白的六十多岁老妪,革命的老太太,当叛徒带着矿警埋伏在她家外面,为了告诉即将前来开会的洪雁、宋乔生们,万般无奈,她毅然点燃了自家的茅草屋,更为了拖住敌人,她用自己的身体葡伏在地,死死抱住对方的腿,壮烈牺牲。这一场戏份相对比较饱满,宋乔生、洪雁的深情缅怀,使该剧的情感戏部分达到高潮。

  四、多种音乐元素融合,烘托环境地方民歌

  音乐是歌剧的灵魂,它承担着表述戏剧主题、戏剧情节、戏剧人物的最终职能。原创民族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以地方音乐元素为主,揉进了西方乐理与其它歌剧曲谱旋律,时尚而又富有地域特色,给观众以美的听觉享受。

  序曲《水口山来山连山》,歌词是写故事的发生地,一级作曲家陈经荣老师以常宁地区民歌童谣为基调,轻松明快的旋律中夹着类似口哨音色,调性鲜明,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也给整部歌剧的乐理确立了整体风格样式。

  随着幕启,一阵单薄的不谐音符流出,弦乐转换为沉闷、压抑,呵斥声、呻吟声交织,咚,风云突变,急切的旋律转换剧情:矿井塌方。观众的心再度被揪紧。三连音和连续的切分节奏,把宋乔生和矿工家属那种焦急迫切的心境表达出来,而矿警王麻子的音调却是自由散漫,在王麻子高调且霸蛮地宣布要封窿,这时的乐色是强进、亢奋的;守在井口的宋乔生音乐语境先是跳跃,停顿,急切音,强音,他身体语言下意识随音乐节奏做出应激反应,他唱道:“吸血鬼草菅人命,恶豺狼良心喂狗!拼命,施救,不哀求只有搏斗!”与王麻子的松散长音互为映衬,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众矿工的合唱,于急切音中加进了鼓点,对峙到高潮,随着声部的加厚,音区拓开至高音,此时情绪音乐中似乎加入了《国际歌》高亢的旋律,形成了气势恢宏、革命潮流不可阻挡的场面。

  如果说第一场戏的音乐以宣叙调为主的话,那么,第六场的音乐调子则是以咏叹调为主,情感色彩浓厚、饱满。洪大娘在牺牲前的那段唱,从事件突发,发现叛徒带着警察设陷阱,她害怕女儿和宋乔生等的出现与担忧,最后决定以火示警……,音律上先是急切的快板,停顿,转慢板——用倒茶动作极力掩饰自己紧张的情绪,但时间紧急,事情迫在眉睫,背景音乐又一阵急板——显示她复杂的心理活动,洪大娘唱道:“果然枪光人影现,蛇张巨口毒牙尖。乔生随时把家转,落陷阱,心似油煎!”演员和观众的心弦都紧绷时,旋律放缓,舒板,单音,至重音,合奏,将她内心情绪的波动完美演绎,至她壮烈牺牲那段,在高音区乐队强烈浓重的全奏将情感渲泄至最高潮。

  主题曲《一条大路长又长》与剧中其他曲调的风格样式有点不一样,这首曲子明快而激昂,有着明显的民族山歌调性,同时揉进了现代时尚音乐元素,朗朗上口,方便咏唱。

  历史作为已经发生过的,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作为后来人,不忘过去,牢记历史,用歌剧的影响力,歌咏地方红色文化,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必须做的功课之一。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ggwh/202306/t20230602_293650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