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标准 > 正文

邢台临西东留善堌村聚力乡风文明建设

  • 时间:2023-08-10 09:01:13
  • 来源:河北省乡村振兴局
  • 作者:佚名
  •  点击:

  近日,邢台临西县东留善堌村的中心路上,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公益文化墙跃入眼帘,村庄文明无处不在。东留善固村是“最美奋斗者”、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吕玉兰的故乡。近年来,该村大力弘扬“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1

  制定自治“新章程”。东留善堌村制定了《东留善堌村村民自治章程》,内容包括党组织建设、村务管理、基层民主、精神文明、红白事管理、道德评议等多个方面,由干群共同遵守执行,村民将它称为乡村“小宪法”。目前,该村已建立老年人党支部、老年人协会、老年大学,让老人们尽享幸福晚年。

  设立“善行功德榜”。定期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标兵、优秀党员、优秀青年、好媳妇、卫生胡同、卫生户等创建和评选活动,制成“善行功德榜”在玉兰大街上展出。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以先进为榜样,唱响弘扬家庭美德、追求和谐友善、创造幸福生活的文明主旋律。

  打造“百姓大舞台”。该村紧紧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目标,创办了临西县第一个农村道德与法治广播站,成立红大嫂舞蹈队、曲艺演出队、宣教队等队伍,并配合玉兰实验小学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做到了“喇叭天天响,好声音入脑入心”。自2002年以来,共广播1400多期,借助文化的力量,将乡风文明化作春风甘霖,灌溉乡村振兴希望的田野。

  定制“乡村土教材”。为世代传承玉兰精神,组织力量编写了《吕玉兰的故事》和《我心目中的吕玉兰》两本校本教材,以村玉兰小学为试点,通过讲玉兰故事、重走玉兰创业路、定期召开“学玉兰做主人,我最棒”主题班会等活动,将玉兰精神潜移默化根植学生幼小的心灵之中。目前,吕玉兰纪念馆发展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

  乡村美景入画来,幸福生活踏歌至。近年来,东留善固村已成功打造了产业发展、安定有序、乡风文明的新村环境,在增加集体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持续“领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敬老模范村”“全国巾帼示范村”等称号。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