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走进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芦洲乡新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施工的热闹景象,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乡亲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民彭建伟兴奋地对我们说起了新桥村是如何从一只“丑小鸭”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2013年的新桥村是“脏乱差”的代名词,看着其他村的人,个个盖起了新房,买起了小轿车,同龄的伙伴娶到了新媳妇,新桥村的村民也盼望着过上这样的生活,无形的压力来到了新桥村党支部一班人头上,如何从荆棘坎坷中闯出一片新路,成了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脱贫致富不能等也不能靠。”“路在脚下,再难也要为子孙后代中蹚出一条致富新路来。”这些想法牵引着新桥人,帮助他们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0年间从“走”出去到“走”回来,“致富秘诀”被新桥人牢牢地掌握在手心里,从年轻人外出务工到引流人才回乡、从外出学习知识到回到家乡创业……这些经历淬炼了新桥人的精神,升华了他们的思想。
村民赵元牯给出的一个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新桥村前后10年间的大变化,从2013年的“一穷二白”到2022年入伍参军送走3人,考上大学7人,评上了秀美山村,正在实施新建2个新农村点,村里有奔象果园企业,村上有人承包了水库、林场,还有人承包了农田,当起了农场主。村里在工业园区的务工人员达到了143人,个体经营业主27户。村委会连同园区企业定期开展文化培训、农业培训,用知识武装头脑,让每个新桥人都变成自己理想的追梦人。
新桥村党支部书记赵玉龙心中有个“美丽新村梦”。他说:“新桥村地处县城边缘,搭上了县城辐射发展的快车,工业园区基本落户在我们新桥村,村上拓宽思路,借助县城外资引流政策,打造产业附属链条,集中花木种植、水产养殖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业,鼓起农民的钱袋子,把村子打造成花园式的新农村,村子环境更美了,村民更富了。”
多年来,新桥村在让农民增收、助力农民致富,壮大集体经济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就是人才振兴。新桥村通过人才激励机制把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退役军人、离退休人员等人才吸引回家乡,调动一切力量来帮助农民进行乡村建设。“党建引领,组织带动,产业致富,平台引流,人才助力,文化领魂。”这是赵玉龙帮助村民的“致富秘诀”。
他说,新桥村就是要充分整合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自然资源,把农村资源变成资产,资产变成资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走出一条让农民钱包“鼓起来”、环境“亮起来”,乡村产业“旺起来”的振兴之路。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