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家乐故事 > 正文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 时间:2020-01-13 18:40:39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乡村兴则国家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贯彻落实好这一战略,要善于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具体化为行动,以此奏响乡村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68046fm=26gp=0.jpg

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了一幅幅农村面貌极大改善、农业经济升级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美好生活共建共享的美丽画卷。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使美丽乡村成为旅游乐园,而且成为乡村振兴的主阵地;不仅启动了乡村振兴的发动机,也找到了乡村振兴的落脚地。

美丽乡村,在于文化之美;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铸就灵魂。乡村振兴,首先是文化振兴。乡村是中国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的积淀地、承载地。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保护、传承、利用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创造性表达,创新性转化,不仅让乡村传统文化价值得到重新认识,使其在新时代大放光彩,而且通过旅游手段和业态实现活化,将其转化成主客共享的文化形态和旅游体验,留住文脉,记住乡愁,激发文化自信,凝聚家园情怀,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美丽乡村,在于生态之美。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扮靓颜值。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之美,是美丽乡村的气质所在,是美丽乡村的外在之美。发展乡村旅游,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为前提,并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景观,一个个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脱颖而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生态之美和文化之美交相辉映,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成为村民的美好家园,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美丽乡村,在于产业之美;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赋能。产业兴旺,乡村更美。各地依托乡村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旅游休闲经济,助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品升级、产业增值;发展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让农副产品产销两旺;民宿客栈、休闲农庄、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有效拉动综合消费,尤其是多元产业主体进入乡村,共同发展乡村旅游,共建美丽乡村,传统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呈现旺盛之势。

美丽乡村,在于生活之美;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提升品质。生活富裕,不断实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要义。在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实践中,农民不仅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服务者,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成为幸福产业的主体,而且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受益者,收入明显增加,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幸福指数日渐提升。同时,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愈加丰富,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更具质量。尤其是村民们与城市居民、旅游者亲切交流、亲密互动,共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奏响了一曲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乡村交响曲。

美丽乡村,在于创新之美;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创新,让治理更加有效,乡村更加美丽。我们看到,乡村旅游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三农政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落地,有效地破解了土地、机制、利益等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催生着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和构建。坚持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充分发挥集体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入多元经济主体,完善和创新经营制度;营造农村社区,搭建乡村社会结构和新乡贤有机融合的平台,构建兼具乡土特性和时代特质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的新格局,让乡村更加美丽,让生活更加美好,并为乡村振兴提供样本,注入活力。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美丽乡村建设谱写新篇章。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关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于协调发展,生态之美、文化之美、产业之美、乡风之美、生活之美,缺一不可;内外兼修,共建共享,才是本质意义上的美丽乡村。在于集聚发展,不搞遍地开花,不以运动式推进,而是尊重规律,科学规划,在美丽乡村集聚优质资源,集聚产业主体,集聚文旅要素,集聚公共服务,集聚人才队伍,进而提升品质,让美丽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标志地,人们向往的旅游打卡地。在于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不是同质发展、低水平重复发展,而是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张扬特色和个性,打造美丽乡村IP,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讲好美丽乡村故事,创造美好乡村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