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粮”田筑牢粮仓“地”基。通过土地小改大、田坎弯改直、土地坡改平、挖沟设渠等方式,因地制宜实施“田网、渠网、路网”配套,持续推进新(改)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地块零碎、灌溉不均和机械难下地等问题,实现全过程播种耕收,累计建成“旱涝保收、能排能灌、宜机作业”的高标准农田227.37万亩,占耕地面积56.4%,建成高效节水灌溉7.65万亩,建成区耕地质量等级提高0.2以上,打造“吨粮田”。 (2)施“粮”技绘就粮食“丰”景。藏粮于技,强化推进农业机械化,重点推进水稻插秧、油菜播收以及玉米机播等机械化技术,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6.38%,农机总动力达到280.7万千瓦,农机保有量达51.28万台套,农村机电提灌站1726座、保灌面积90万亩。组织科技人员、农业专家下基层“送技术”,遴选并正式发布包括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绿色生产技术、马铃薯绿色提质增效生产技术、柑橘园间作豆科作物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水稻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等农业主推技术累计481项次,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6.8%。 (3)谋“粮”策打造种业产业集群。立足耕、种、防、收、烘、储、加、销等全链条,已建成和在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2个,水稻集中育秧达18万亩,粮食作物社会化服务面积超60万亩,自主(参与)选育粮食作物新品种累计达55个,取得新品种权9个;开展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展示示范400个以上。全市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达50万亩以上。
相关链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