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建设 >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关于加强冬季桑园管理的指导意见

  • 时间:2022-01-14 14:50:4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各有关单位:

  桑园是蚕桑生产的第一车间,规范的桑园管理是确保桑叶产量质量,进而提高养蚕成功率和蚕茧产量质量的根本保障。当前正值冬季桑园管理的最佳时期,冬季桑园管理是蚕桑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措施,做好桑枝修剪、桑园犁冬晒白、增施冬肥、清园除草等冬季桑园管理工作能为桑树创造良性持久的生长环境,对提高桑叶高产高质、夺取蚕茧丰产丰收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我区部分蚕区存在“重蚕轻桑”的偏颇思想,一些桑园多年未进行深耕犁晒和增施有机肥等基本操作,导致桑园土壤板结、桑叶产量质量下降、蚕病多发等问题,影响蚕桑生产效益。为确实做好冬季桑园管理,夯实来年蚕桑生产基础,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整枝修剪

  临近冬至,各地桑园陆续进入冬伐阶段。建议近期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冬季剪伐,剪伐时按“冬留长枝”的方法,即从当年生枝条留长15~30cm平口剪下,留下粗壮良枝,把细弱枝、病虫枝、枯枝等全部从基部剪掉,使养分更集中,有利于提高产量,并起到整理树形、减少桑园病虫害越冬场所、抑制明年桑树花叶病发生的作用。

   二、及时清园

  桑园害虫越冬场所相对固定、集中,常以卵、茧、成虫在土壤、枯枝落叶、杂草、树皮裂缝、芽腋、枝干等处越冬,病菌多以菌丝体、孢子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及时清除寄生场所可以有效降低来年病虫害的发生。所清杂草和树叶可沤制堆肥,桑枝可用作桑杆食用菌的菌棒原料或作燃料。

   三、翻耕松土

  翻耕深度一般应达20cm左右,行间宜深,桑树附近宜浅。将冬耕时翻出的大土块打碎、耙细、整平,改善耕作层的土壤结构,使表土疏松透气、细碎平整,便于接纳雨水,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同时还能把土壤中越冬的害虫暴露出来,如桑瘿蚊幼虫、斜纹夜蛾蛹等暴露于地表,经过风吹日晒、严冬冻死、鸟食、人工捡拾等杀灭大部分。桑园常年不深耕,容易导致土壤耕层浅、易板结和保墒性差等,这也是当前我区部分桑园桑叶产量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重施冬肥

  冬肥以猪、牛、羊栏发酵肥或饼肥为主,提高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开沟施入,覆土压实。每亩施入有机肥1000—2000kg,并施入化肥:复混肥(15-15-15型)80—100kg加尿素28—35kg,或施尿素60kg、过磷酸钙80kg、氯化钾24kg。提倡蚕沙堆肥回田,蚕沙肥是不含抗生素和重金属的生态有机肥,可大幅提高桑园土地肥力,具体堆沤方法参考《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技术规程(DB45/T2160—2020)》。

  五、药物封园

  桑园剪伐清园后应进行桑园治虫,以降低越冬虫口基数。在桑树发芽前喷施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40%毒死蜱(1500倍液)封园,可杀灭桑里白粉病、赤锈病、褐斑病及桑毛虫、桑螟等多种越冬病虫害;也可在桑树休眠期和早春萌芽前,用石硫合剂5波美度喷园,可以杀灭红蜘蛛、介壳虫、赤锈病、桑里白粉病等;树干涂白(配制涂白剂:石硫合剂0.4kg、生石灰5kg、水40kg)可以防治桑天牛和桑白蚧等。

  六、抓好桑园扩种更新

  冬季是桑树种植的最佳季节,应抓住有利的市场和季节条件加大桑园扩种,并对低产桑园进行品种改良。桑园扩种更新以12月上中旬为宜,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新品种,尽量避开邻近频繁喷施农药或使用对蚕残效期较长农药的农作物,避免在前作施用过对蚕残效性较长的农药或药肥的土地上种植桑树。新种桑园及时培土,结合抗旱淋施0.3—0.5%的尿素液或其它速效肥1—3次,淋后盖上地膜保湿,确保新桑成活,促进生长。

  七、科学防范“拉尼娜”

  目前我国已进入“拉尼娜”状态。据广西气象部门预测,2021年、2022年冬季我区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降雨量偏少,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和干旱的可能性较大,时段可能出现在2021年12月中下旬、2022年1月下旬到2月上旬。各地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警,提前做好桑园沟系排查,防止桑园积水,切实做好倒春寒和气温骤降等灾害性天气防范,预防大面积霜冻危害。如果遭受冻害,可根据受害轻重,进行剪梢或伐条,增施高效性肥料,促进芽叶生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2021年12月17日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zhyyjgl/t1099681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