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建设 > 正文

巫溪:让贫困户搭上产业快车

  • 时间:2020-10-13 17:38:16
  • 来源: 重庆红池坝景区发布
  • 作者:佚名
  •  点击:

  精准扶贫要见实效,产业扶贫是核心。近年来,巫溪县紧紧围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利益联结这一主题,不断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逐渐构建起订单农业、资产收益、就业扶贫、联合合作、托管代养五大益贫带贫体系,让1.3万名贫困户实实在在分享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从而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622762d0f703918fcfb56230b8e04a905beec4cd

  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实现产业兴百姓富

  产业是脱贫的关键。近年来,巫溪县积极探索“订单式”产业扶贫,引导农民按照订单科学生产,不但保证了农产品的销路,也让农户与企业、消费者之间联系更加紧密。

  巫溪县扶贫办主任杜森林介绍,该县结合产业布局,探索发展了订单烤烟、订单构树、订单粮食猪以及订单农产品等订单式产业扶贫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以订单构树为例,该县借力构树扶贫试点县契机,采取“养殖大户+农户”发展模式,在胜利乡、塘坊镇、菱角镇、大河乡等乡镇订单种植构树1300亩,带动了贫困户通过种植构树或到基地务工等方式直接参与到构树产业中,目前已经带动300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下一步,该县将引进龙头企业,建立构树饲料加工厂,实现统一回购、加工、外销构树饲料,推动全县规模化发展构树产业。

  在引领发展产业的同时,巫溪县还把贫困户精准受益作为产业扶贫目标,鼓励贫困户与农业企业、合作社、大户结成利益联结体,让产业兴旺的同时也让贫困户受益。

  该县城厢镇酒泉村以青脆李产业闻名,酒泉村组建了酒全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来推动青脆李规模化发展。目前已发展青脆李6000余亩。仅今年酒泉村脆李销售收入便达到400万元。在村集体、种植户分红的基础上,带动6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达到1万余元。

  该县上磺镇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核桃产业。合作社向贫困户免费提供技术和核桃种苗,贫困户则出劳力和土地。核桃挂果丰产后,一颗树每年收取1斤核桃作为合作社前期投入分红。目前,合作社已与350户贫困户签订协议,发展核桃4000余亩,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7000元。

  该县徐家镇岔路村、塘垭村依托辖区内一线天等景区,共同成立了巫溪县国心乡村旅游有限公司,与景区内规模较大的8家农家乐采取统一管理培训、统一接待游客、统一餐饮服务、统一收费标准模式,实行“公司+贫困户”抱团发展,不但吸纳11户贫困户务工,还带动100余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元。

  资产收益兜底

  筑牢脱贫“后防线”

  巫溪县地处渝东北,生态优势突出。近年来,当地利用水利、光电、生态等资源优势,将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形成固定资产,构建贫困户尤其是特殊困难贫困户可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筑牢了脱贫“后防线”。

  杜森林介绍,该县通过发展扶贫电站、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将所得收益按比例提取用于贫困户分红,并吸纳贫困户通过土地出租、企业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目前,该县借力水利部定点帮扶契机,筹集财政资金1.47亿元,撬动社会资金3.66亿元,启动建设大河、银湾、天元、雾溪河等8座水电扶贫电站,目前已竣工发电6座。竣工电站按扶贫资金6%提取收益金,用于为工程所在的土城、乌龙两个乡镇1190户贫困户分红,每户每年可得兜底分红1100元。

  此外,该县还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200万元,在125个贫困村分别建设集体光伏电站,每座电站每年可为该村集体创收3万元,所得收入用于该村贫困户临时救助。同时,该县还采取“财政补助+农户自筹”方式,为1236户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建设户用光伏电站,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

  针对部分贫困户无劳动力、无技术、自身发展能力弱等问题,当地则采取“托管代养”的方式来带动贫困户增收。以市级深度贫困乡镇红池坝镇为例,该镇推行“送牛入托”模式,引进黄阳坝养殖公司投资200万元建设集中育肥栏。政府以项目资金担保、农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筹资,按照每头牛1万元的购养成本进行投入,每户购送2-3头牛犊交公司集中托管饲养,育肥后统一销售,收益按农户与公司7:3比例分成。目前,首批“入托”肉牛184头,覆盖失能弱能贫困户43户,预计销售后每头牛农户纯收益可达1400元。

  就业扶贫

  带动贫困户拔穷根

  天气冷了,家住金桂村风水井(小地名)的贫困户方余增打算收了最后一批蔬菜后,就搬出已住了近40年的老屋,到山下新买的房子居住。下山后,他将进入金桂村扶贫车间工作,每月靠着打工收入就可实现稳定脱贫。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针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巫溪县积极开辟就业扶贫岗位,帮助贫困户通过务工获得稳定收入。通过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的模式,已建立扶贫车间、扶贫超市、扶贫农庄、扶贫基地、扶贫工程队110个(支),吸纳本地贫困群众1836名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该县还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组建造林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就业,不少像方余增一样的贫困户都就近找到了工作。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