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广西文旅融合发展中突现民族文化的提案》,由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交由我单位和自治区民宗委、自治区财政厅分别办理。结合我厅工作职责,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把握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等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贯穿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智慧和养料来源。
一、我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凸现民族文化保护的成效
广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资源富集、特色鲜明,是广西旅游的“根”和“魂”。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积极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特别是2019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全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出台系列文件,做出重要部署,我区文化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域协同共兴、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全区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拓展项目1个(壮族霜降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0项, 自治区级项目914项, 市级项目1406项, 县级项目4052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9名, 自治区级传承人743名, 市级传承人1559 名、县级传承人2491名。 先后设立铜鼓文化 (河池) 生态保护区、 壮族文化 (崇左) 生态保护区等 8 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其中铜鼓文化 (河池) 生态保护区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二)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深入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广西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2018年灵渠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之一的龙胜龙脊梯田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加快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灵渠”和“侗族村寨·三江侗族村寨”的保护和申遗工作。我区现登记在册不可移动文物1059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2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46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93处。
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创造能力不断加强
积极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形成了一批富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的文化艺术品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彩调剧和电影《刘三姐》风靡全国和东南亚国家。壮剧《金花银花》、桂剧《泥马泪》、舞蹈《赶圩归来啊哩哩》、彩调剧《哪嗬咿嗬嗨》等一批优秀舞台艺术精品誉满海内外。近年来,创作了民族舞剧《花界人间》、音乐剧《血色湘江》、壮剧《百色起义》、彩调剧《新刘三姐》等一批具有广西民族特色、壮乡风格的舞台艺术作品。
民族传统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区重点扶持了以“壮族三月三”为代表的民族节庆产业品牌,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文化演艺产业品牌,以钦州坭兴陶、靖西绣球、临桂三皮画、北海贝雕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产业品牌等,逐渐形成了以民族文化品牌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态势。
二、下一步工作
“十四五”期间,我厅将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发展思路,构建文化和旅游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互为支持、共同提升、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新模式。
(一)结合区情实际,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编制落实好我区"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实现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加大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加大本地区专项补贴资金投入。
(二)创新文旅结合途径,以市场运营的方式促进保护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优化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营商环境,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品牌的开发利用,推动商、旅、文深度结合,做大做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民族文化与教育科技、生态旅游、运动休闲、体育培训、商业赛事等融合发展。
(三)把握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激励保护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人才培养鼓励活态传承。加大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保护和培养。积极构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健全优化保护传承机制。
(四)助力强首府战略,推动南宁民族文化良性互动的示范区。支持南宁积极推进广西壮都、南宁国际旅游中心、水锦·顺庄旅游度假综合开发项目、南国乡村·农村综合旅游景区、南宁园博园、方特东盟神画、上林县大庙江生态旅游景区、云里湖现代农业观光园、鼓鸣寨养生旅游度假基地等重大文旅项目相继投入运营,充分发挥重大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首府文旅产业竞争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8月30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