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山西非遗通识教育读本》研讨会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我省非遗、教育领域专家、省文旅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孙泽峰及省中心全体人员30余人参加会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要推动非遗普及教育,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省中心积极落实有关精神,将读本编写工作列为2022年度重点工作,以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书法五个类别为试点开展《山西非遗通识教育读本》编写工作,目前已完成初稿。
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山西非遗通识教育读本》总体符合教育读本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能够兼顾减负和拓展学习空间需求,对加强我省中小学生美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好事。同时,与会专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读本》增加非遗项目产生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等内容的介绍,增强学生知家乡懂故土的非遗意识。尽可能地多采用卡通、图片、俗语、顺口溜等形式,降低学生阅读难度,增强读本的形象性、故事性和吸引力,达到专业性与通俗性、欣赏性与操作性兼顾的效果。
省非遗中心主任牛晓珉表示,将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及时完善读本体例,调整读本内容,增强读本的可读性和准确性,打造我省非遗通识读本精品。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