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瓜果飘香,金浪滚滚,仓箱可期。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掌舵领航、把脉定向、打气鼓劲。
今年以来,四平市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持续推进粮食生产、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民增收等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一幅幅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美好画卷正在四平大地徐徐展开。
特色化 “梨树模式”全面开花
如何建设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梨树县给出答案。
走进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区,农民的欢声笑语在希望的田野上尽情释放,“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几个字格外抢眼。
梨树县地处著名的黄金玉米带,是四平市重要的粮食产区。全县耕地面积393.8万亩,常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亿斤以上阶段性水平。2008年,中国第一台免耕播种机在梨树县“开工”,黑土地保护工作由此展开。这些年,伴随着发展,梨树县也在不断地扩展着“梨树模式”的内涵外延。
“黑土地越来越肥沃,饭碗才能端得更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告诉记者,今年全县“梨树模式”推广面积达到310万亩,比去年增加了近30万亩,为粮食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丰富“梨树模式”内涵,梨树县创新开展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合理配置农机具,将农资采购、农机作业、人员配置和资金使用率发挥到最大化,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机制化、信息化和契约化。
同时,梨树县与中科院合作,高质量完成了万亩“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梨树示范区建设任务;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了“百名硕博进百家合作社”行动,让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截至目前,已有95名学生对接95家合作社;成立了梨树县农科院,围绕种子、农机、农技进行科技攻关,持续提升“梨树模式”的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
规模化 养殖业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时代的发展推动着一座城市的换新和演变,提起牛,就不得不说到伊通,伊通饲养肉牛历史悠久,全国最大的非牧区黄牛交易市场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民众养殖基础深厚,那么如何将产业做大,无疑就找到了致富的突破口。
金秋时节,走进伊通营城子镇红塔村黄牛交易市场,一栋栋整洁的圈舍中,一头头膘肥体壮的黄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据介绍,目前,营城子镇黄牛养殖农户1750余户,牧业小区5个,养牛专业屯17个,黄牛养殖、育肥、贩运的经纪人2100多人,黄牛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近15万头,民间黄牛交易量逾8万头,年交易额达30亿元左右。
“伊通进行资源整合,打造了黄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和肉牛TMR日粮中央厨房项目,以5个村为试点,采取‘公司+村级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整村推进肉牛养殖。”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四平市聚焦打造国家农业现代化先导区,加快建设肉牛、生猪、玉米水稻等产业集群,紧紧围绕畜牧业提质增效目标,依托农业基础优势,以生猪产能调控、“秸秆变肉”工程建设、禽类屠宰加工为主要抓手,全面推动畜牧业稳定发展。截至去年年末,全市畜牧业养殖合作社1466个、养殖家庭农场260个、个体养殖户17.5万户。全市畜禽总饲养量达到7093.45万头(只),其中存栏2435.87万头(只)、出栏4657.58万头(只),同比分别增长4.84%、5.3%和4.6%,位居全省第二位。肉蛋奶总产量达到64.52万吨,其中肉45.23万吨、禽蛋18万吨、牛奶1.28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58.9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比重约62.7%。
如此喜人的数据,反映的是四平市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最终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优质化 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
四平市作为农业大市,始终从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认真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大文章,不断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扩大玉米产业新优势。玉米是四平最大的资源优势,锚定玉米主食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玉米主食、玉米浆汁、玉米休闲食品等项目,突出抓好四平鲜食玉米标准化体系创建,同时实行以玉米“头部”企业为“链主”的产业招商模式,如今,更是打造功能完备的玉米主题商业街区,持续擦亮中国优质玉米之都“金字招牌”。
激发特色农业新活力。四平市抢抓中央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大机遇,坚持“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花生、中药材、花卉、杂粮杂豆、瓜果蔬菜等特色种植,打造以“平地生香”“伊鹿高鸽”为龙头的品牌雁阵。打造集仓储运输、智能物流、冷藏保鲜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依托四平地域特色、民族文化、乡土风情,充分发挥双辽八一湖、梨树黑土地研学、铁东湖光山色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市区周边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中部关东黑土地文化旅游区、西部草原风情与湿地风光旅游区,全面点燃乡村旅游活力引擎。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让现代农业更优、美丽乡村更美、农民生活更富,让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在乡村振兴这份考卷上,四平的广袤土地正绽放出现代农业的梦想与希望。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9/t20230926_88050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