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母亲河深情拥抱的一方沃土,地域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沛,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传统的养殖业大旗。近年来,全旗养殖业更是蓬勃发展,年度牲畜存栏量一直保持在260万头(只)左右,禽类保持在80万羽左右,为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然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地方发展带来了一些难题,其中一项便是如何处理病死畜禽。据测算,全旗每年自然死亡畜禽在12万头(只、羽)左右。如果按照传统深埋、焚烧等方式处理病死畜禽,病菌消杀不够彻底,容易引发环境污染、病原传播、食品安全等问题,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新要求不相符,急需探索新的处理模式、建立新的处理机制。
一、采取的主要做法
(一)“创新”当头,采取全新模式处理病死畜禽。2020年以来,达拉特旗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保处联动”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设施设备,改进处理方法模式,全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坚决防止病死畜禽污染环境、传播病原,切实保障全旗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基础”完善,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保障和必要前提,达拉特旗已建成(配套)了病死畜禽收集、存储、拉运、处理等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投资1200万元,在树林召镇关碾房村建成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一个,年可处理病死畜禽6500吨。中心拥有先进的废气两级洗涤、电离处理设施,通过预处理破碎、高温化制处理等工艺处理后,得到骨肉粉、动物油等无害化产品,成为农业和工业领域的原材料,可生产有机肥料等,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此外,达拉特旗还投资140万元,在全旗范围内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点(冷冻箱)48个,其中沿河地区37个、梁外地区11个,每个容积为15立方米,用于养殖户就近投放存储病死畜禽。每个箱体内外各安装1个摄像头,与收集点管理员手机相连接,可实时查看内外情况,当冷冻箱门被打开后,手机上会随即发出警报声,若是有人偷盗箱体内存储的病死畜禽,管理员可远程进行喊话,及时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场。购置了3辆无害化处理转运车辆,建设了“达拉特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平台”手机网络申报平台。
(三)“制度”保障,从机制上保障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有序进行。仅有完备的设施设备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来保障。达拉特旗制定出台了《达拉特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原则、运行机制、经费保障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实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网格化管理制度,全旗现有198名网格员,负责向网格内群众讲解宣传政策、排查收集群众乱扔的病死畜禽,每年给予每人3000元补助;其中为每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点配备1-2名网格员(管理员),负责收集点设施设备日常管理、台账记录等工作。实行全民举报奖励机制,凡举报丢弃病死畜禽或经营、运输、屠宰、贮藏、加工染疫畜禽产品线索的,按提供线索类别,一经查实给予举报人30元或500元的现金奖励,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
(四)“分类”进行,确保病死畜禽方便、快捷、高效处理。针对散养户和养殖场两种不同的养殖模式和主体,达拉特旗也探索推行了不同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模式。散养户以自行投放、网格员排查收集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点后,再经专用车辆转运至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养殖场则与农牧部门、保险公司、无害化处理企业紧密协作,依托“达拉特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平台”,形成“四方联动”机制模式进行处理。“四方联动”机制模式下,农牧部门主要负责对养殖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环节、全过程监管,养殖场主要负责向保险公司、无害化处理企业及当地动物防疫机构报告畜禽死亡情况,无害化处理企业主要负责对养殖场的病死畜禽进行收集、拉运和无害化处理,保险公司主要负责监管平台建设维护、保险赔付,实现了病死畜禽申报、无害化处理、保险理赔、部门监管同步开展。
二、取得的成效
(一)上级认可,全面推广。当前,随着设施设备的完善、运行机制的健全、执法监管的强化、政策宣传的深入、群众意识的提高,达拉特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水平全面提升,得到了上级部门肯定,特别是无害化处理收集点的建设、“四方联动”机制模式的运行,均属自治区首创,受到了农业农村部、自治区农牧厅的肯定与表扬,为其他地区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二)应“收”尽收,应“处”尽处。2021年通过收集点和“四方联动”模式收集、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畜禽7000多头只、折合14万多公斤。2022年截至9月14日,通过收集点共收集病死畜禽27362头只,折合25.8万公斤,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为动物疫病防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