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宅基地资源赋能乡村振兴——乌兰浩特市三合村 三合村位于乌兰浩特市东郊南部,洮儿河畔,土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684户,1497人,宅基地437宗,是国家AAA级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三合村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契机,激活全村30余宗闲置宅基地,投资6000余万打造民俗风情步行街,创新“村企合作”模式引进文旅业态,就近解决村民就业近50余人。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1年3万元增长至5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40余万,推动村集体、村民步上共富新台阶。 坚持一个规划。三合村根据实际,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对全村的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坚持以“一二三产融合”贯穿整体设计,整村打造6个核心功能区,形成资源整合打包,有效解决建设用地浪费突出问题。 全域激活资源。融合产业,引企注资。构建“宅改+产业兴旺”模式,融合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已吸引24家外来企业入驻。收益将实现村集体与企业分红,切实保障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落到实处。“契合”需求,引燕归巢。构建“宅改+乡村治理”模式,契合宅基地综合整治,清理破旧房屋54处、破旧院墙4000余米、厕所改造104座、土地整理4万平方米,美化村庄环境,提升村庄颜值,吸引越来越多游子返乡。“结合”特色,引客入村。构建“宅改+民俗文化”模式,结合乡村旅游,村民利用自家闲置庭院经营泡菜制作、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农文旅业态30宗,连续3年举办稻田捕鱼节,每年接待游客人数近8万人次,带动农文创产品销售超过200余万元。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