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传统施肥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推动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牵头,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在全区创新开展“无底肥”试验示范技术。2023年在全区7个盟市建成玉米和马铃薯百亩试验区10个、千亩示范区11个、万亩示范区2个。当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示范区玉米实测产量达1288.6公斤,创鄂尔多斯市玉米产量历史新高。
一是精心组织,科学测产。9月23日,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组成测产专家团队,对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无底肥”示范区开展了现场测产。示范地点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张铁营子村,示范面积1000亩,种植品种为禾玉132。测产团队采取机械大面积实测和小面积理论测量同步开展的方式,使用收割机进行大面积实收测产,示范区测产面积为1.79亩,对照区测产面积为2.42亩。通过割晒、捡拾脱粒、烘干、清选等步骤,最终测得示范区亩产1288.6公斤,较农户对照亩增产10%左右,初步测算亩节本增效300元以上。
二是集成技术,创新融合。“无底肥”施肥技术是在播种前或播种时不施用种肥和基肥,按照作物生长规律,结合耕地地力水平,采取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少量多次施肥模式,解决了因底肥过量造成的肥料浪费问题,破解了作物生长养分需求与施肥时期不匹配的问题,探索了新的化肥减量增效模式。同时,今年积极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科李斐教授团队合作,在玉米“无底肥”基础上,引入遥感监测技术,作物生育期内采用NPDI光谱指数对玉米养分含量进行动态监测,根据养分丰缺程度及时合理补充养分,减少大量元素用量的同时增加了锌肥等微量元素的施用,使作物吃上了科学的“营养套餐”。“无底肥”示范区养分投入量为:N 14.7kg/亩、P2O5 7.3kg/亩、K2O 6.5kg/亩,并配施锌肥2.5kg/亩;农民常规对照区养分投入量为:N 26.7kg/亩、P2O5 11.5kg/亩、K2O 10.0kg/亩;示范区养分总投入量较农民传统施肥降低40.8%,相当于每亩节约肥料成本210元。
三是加大宣传,农户认可。测产过程,邀请当地村民全程参与,村民直言“刚开始不相信不施底肥就能种好庄稼,和传统种植肯定要减产,今天现场一看,产量提高了化肥还用少了,真是开眼界了”。田间实测结果显示,“无底肥”施肥技术的产量和效益均高于常规施肥,发挥了显著的减肥增效效果。通过现场观摩,广大农户也对“无底肥”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下一步内蒙古将继续探索推广玉米、马铃薯等主要作物“无底肥”技术,不断完善不同区域技术模式,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为建设塞外千亿斤大粮仓再建新功,为国家新一轮“粮食千亿斤增产行动”再添助力。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