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鲁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兴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制约科研成果在县域转化落地的瓶颈问题,坚持多措并举,大力推广线上科技培训,把最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导入县域“大农业”体系,深挖增产增值潜力、带动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创新网络体系,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开鲁县全面整合农业信息化资源,突出“数字化+科技化”,全力打造“开鲁农牧业”掌上学技APP与农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六级联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网络体系。依托中国科学院钱前院士、全国玉米首席专家李少昆、湖南农业大学邹学校院士等国区市百余名专家团队,通过线上直播、在线解答、推送农技短视频等方式培训、示范、推广,把农业科技知识送到生产一线,把产业立起来、队伍建起来、成果用起来、科技留下来,努力打造“国家队科技包县”成果转化示范区。2022年以来,“开鲁农牧业”注册农户13.9万人,“国家队”科技短视频有效观看量1360.9万次,累计培育县镇村三级乡土人才3万名以上,培训农牧民18.75万人次。
巧用流行媒介,形成科技宣传新手段。开鲁县充分利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作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新载体、新媒介,注册“开鲁县农牧局”“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鲁县畜牧水产工作站”等官方账号,在农业生产时期的各个时间节点,及时、针对性地发布技术指导短视频,传递接地气的农牧业知识技术,帮助农牧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实用技能,现累计发布实用短视频900余个,浏览量达240万人次。
依托项目建设,打造科技支撑主阵地。开鲁县锚定加快建设农牧业强区对强化乡村人才支撑的要求,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高素质农牧民培育等项目建设,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和技术培训的工作方式,利用云上智农、中国农技推广APP,引导广大农牧民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咨询,与全国一线农牧业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实现农牧业科教研推用有机结合,为”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专家、技术、市场等支撑。
通过线上科技培训,有效推进产业振兴。2023年,全县玉米最高“千亩片”平均亩产1246.65公斤,连续两年刷新东北“千亩片”玉米高产纪录,全县46万亩玉米密植高产示范区亩产比普通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增加约377公斤,亩效益增加约750元;全县鲜椒平均亩产从2350公斤提升到3406公斤,平均亩产提高了1056公斤,亩效益增加了2956.8元;全县鸡心果亩均增产100公斤,亩效益增加400元。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